出版日期:
李梓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在血管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和疑难危重症的处理原则、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脏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肠系膜血管栓塞性疾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下肢静脉曲张、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等血管疾病的血管腔内(微创)和(或)开放手术治疗。
研究方向为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和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Metabolism, Hypertension, ATVB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8篇。主持各类科研基金9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珠江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2017年获得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国际青年医师奖(SVS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Award);2018年入选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其他学术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临床中病死率高且较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获得治愈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3D打印技术辅助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借助3D打印模型对复杂主动脉解剖形态和结构的精细模拟,从而设计精准可靠的窗孔定位,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本视频通过对一例49岁男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3D技术辅助体外开窗分支支架重建头臂干、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详细展示了手术过程,术中即刻造影及术后CT血管造影术提示,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隔绝,头臂干、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内脏动脉供血良好。无内漏、支架移位或闭塞等情况发生,手术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