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在食管胃结合部癌中的应用分析:一项术后短期结局的回顾性研究
    钟思权, 雒洪志, 周仕海, 孙浩, 叶少炜, 郑政, 冯春在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 2025, 19 (04): 264-268.
    摘要 ( 3 ) HTML ( 0 ) PDF ( 943 ) ( 2 )
    目的

    探索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在食管胃结合部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组(试验组,35例)及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重建组(对照组,44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总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肠梗阻、肺部感染及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术后营养状况[术后第6个月的白蛋白、血红蛋白、预后营养指数(PNI)及第三腰椎层面骨骼肌指数]。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未见增加,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13、-0.761、-1.162,Z=-0.848,P=0.111、0.447、0.245、0.396)。在术后近期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肠梗阻、肺部感染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3、0.533、0.152、0.055、0.022,P=0.285、0.465、0.697、0.814、0.883)。但在术后随访第6个月时,试验组的术后营养状况恢复更佳,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PNI第三腰椎层面骨骼肌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0、2.593、2.706、2.529,P=0.010、0.011、0.008、0.013)。

    结论

    在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方面,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的安全性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相当,但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重建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恢复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项目 试验组(35例) 对照组(44例) 统计值 P
性别a
23(65.7) 30(68.2) 0.054 0.817
12(34.3) 14(31.8)
年龄(岁) 66(58~71) 65.5(55.25~71) -0.168 0.867
BMI(kg/m2b 23.36±2.87 22.25±4.04 1.380 0.172
ASA分级a
2 21(60.0) 23(52.3) 0.472 0.492
3 14(40.0) 21(47.7)
高血压病史a
26(74.3) 30(68.2) 0.352 0.553
9(25.7) 14(31.8)
合并糖尿病a
35(100.0) 41(93.2) 2.481 0.115
0(0) 3(6.8)
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1.68(1.33~2.02) 1.46(1.17~1.86) -1.545 0.122
Siewert分型a
12(34.3) 19(43.2) 0.647 0.421
23(65.7) 25(56.8)
术前CEA(μg/L) 1.4(0.7~2.2) 1(0.5~2.0) -1.063 0.288
肿瘤最大直径(cm) 3.0(1.8~4.0) 3.75(2.5~4.0) -1.269 0.204
肿瘤分化程度a
14(40.0) 26(59.1) 2.869 0.238
19(54.3) 16(36.4)
2(5.7) 2(4.5)
术后化疗a
16(45.7) 18(40.9) 0.184 0.668
19(54.3) 26(59.1)
表1 两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比较
本文的其它图/表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